從上禮拜四來到這間工廠旁的小屋(其實不能算小屋,以這樣的坪數在台灣要算豪宅了)借住,直到禮拜天之間的三天,我都沒有踏出過「家門」一步,今天終算是外出透了點新空氣。來到最近的一個鎮,名叫Wonthaggi,這個在地圖上看起來很有規模的一座小城,事實上幾乎全是一層樓的平房,以小弟弟我一介台灣草民的眼光看去,就像是範圍比較大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四周一片荒涼並以購物商場為中心擴展的區域。真是枉為本人學規劃出身的背景,一時之間都用著台灣的空間意象作為度量,可見台灣去過的地方太少,城市人的悲歌。來到未來三至六個月要住的小屋(這個就真的算是小屋了),廁所前的無用房間跟客廳差不多大,浴室比我們睡的房間還大,也比客廳大……而廚房也比客廳大!果然各地的生活習慣對於建築的概念影響很大。
雖然說了很多好似負面的評價,但用客觀的角度來觀賞這個小城,其實街道整齊劃一,房屋的外觀風格也算是具有整體的一致性,而且每間都有許多餘裕的空間,當然在澳洲這個陸地面積比歐洲大,人口卻比台灣少的國家,這些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相對於需要更多心思好好規劃構築的台灣都市,除了日本人、荷蘭人、明朝人等外來政權重心發展的區域外,同為外來政權的國民黨軍政府真的該好好檢討,一樣的殖民統治者、一樣的反攻基地,為什麼可以醜化成如此程度?
或許時過一載當我回到台北的時候,就像回到荒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