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8, 2011

種族歧視 28/10/2011

前幾天才感受到外勞的心情,這幾天卻有些更進一步的想法。

雖然我還不算是有澳洲人朋友,但是這幾天和一些工作時接觸的澳洲人對話,
以及有時在街上走動時的互動,我發現他們並不全然如我們所想的有歧視的想法。
譬如和澳洲同事對話時,他們的感覺其實和我們很接近,主要是害怕語言不通而無法溝通,
當兩方都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造成之間的隔閡,
當然這當中有一方覺得你聽不懂、一方覺得我不會說的差別,
但表示他們只是「害怕」(或說是「懶惰」)和我們說話,事實上是只要主動和他們對話,
聽不懂的時候請他們多說幾次(多次後他們還會想想看有沒有別的說法),
澳洲人都像其他外國人一樣很Nice的(笑)。
再例如在街上走動時,迎面對上澳洲人的眼光時,
通常他們都會很主動的跟你打聲招呼(市區則不一定),
而更明顯的例子是當父母帶著小孩子走近時,他們並不會特地大聲吆喝制止小朋友靠近我們,
有時候小朋友還會出於好奇的看著我們,
此時再報以微笑或是說聲「Hello」、「How are you?」,
一樣會得到和善的回應。
還有就是專賣亞洲食品的超市或是餐廳,也時常能看到澳洲人入內消費。 

相較於過去生活在臺灣的經驗,我們反而時常表現出種族歧視的態度,
譬如我們在路上看見外勞聚集時,多數人會繞道快步而行,並且投以低視的眼光,
還有一些專賣東南亞食品的超市、餐廳也少見臺灣人在其中消費。
而對於愈來愈增加的外籍配偶,政策上我們仍然有特定的隔離措施,
地方政府更鼓勵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相較於澳洲上更多元的人種、國籍混處,並未見到特別獨立的政策例如黑人學校。
再想想我們對於所謂的先進國家,諸如美國、英國、法國等外國人,
則常常有種仰望的目光,總認為他們是比較優越的,應該多加接觸的。

我想真正嚴重的種族歧視是臺灣人,甚至我們還有二種方向的「歧視」,
並且吝於接觸,多數是以不健康的心態在面對,整個社會的風氣也教育著臺灣人,
使我們到了國外時仍然用同樣的角度在對待他人,
也導致他人這樣對待著自己。
為了健全的國際互動,我想上至政府、下至人民都應該改進這樣的態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